截至目前為止,銀葉粉蝨是這次瓜類栽種所遭遇數量最多、影響最劇的害蟲。
影片中可見到葉片上飛出的小小白白物體,就是一隻一隻的粉蝨。
(全螢幕,720bp以上畫質效果最好喔)
廬山真面目(成蟲) |
銀葉粉蝨小檔案:
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
是一種同翅目(半翅目),粉蝨科的昆蟲。食性廣泛,繁殖力強,是台灣十分常見且危害嚴重的農業害蟲。
初齡若蟲會爬行,二齡以後,足退化,改為固著於葉片上,持續刺吸植物汁液為生。一直到羽化為成蟲以前都不再行移動。成蟲及若蟲平時群聚於葉片下表面。
外觀:
成蟲:
體長0.8 ~ 1.3公厘,蟲體黃色,翅白色,休息時翅呈屋脊狀收和。
若蟲:
第一齡若蟲長橢圓形,尾端較尖,淺綠色,半透明,具足及觸角。第2、3齡若蟲形態與第1齡若蟲相似,但足及觸角退化。4齡若蟲紅色眼點清晰可見。(──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9)
危害方式:
成蟲及若蟲都具有口針,以刺吸植物汁液為生。嚴重時造成葉片黃化。同時,銀葉粉蝨還可成為病毒的媒介昆蟲。目前所知,藉由粉蝨傳播的病毒約有114種,90%為Begomovirus屬。最上方的影片中,可見葉片上充滿黑色斑駁,乃是因粉蝨一面吸食汁液的同時,還會排放蜜露,沾染在葉片上,導致一些非寄生性的真菌(主要是子囊菌)著生在葉片上,造成所謂的媒煙病。
影響美觀不說,更會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,使植物營養不良、衰弱。
防治方法:
- 物理防治:黃色黏蟲紙或水盤誘殺
- 藥劑防治: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使用。吳大哥使用的藥劑是達特南(Dinotefuran),但由於要符合無毒農業工法,在瓜類開花後就不再施藥。
- 田間管理:作物與作物之間不能太過緊密,應保持適當距離,維持良好的通風。
- 生物防治:分為寄生性(寄生蜂)與捕食性天敵。捕食性天敵中最常被探討的,為瓢蟲、草蛉、及補植螨科Phytoseiidae。
補充:
屬於Begomovirus屬的病毒,舉例如南瓜捲葉病毒(SLCV)。
該病毒可導致洋香瓜葉片向下捲曲、皺縮、葉脈黃化、肥大腫起、變形,節間縮短......嚴重影響瓜類生長。
參考資料:
-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9
- 白桂芳 (2000),銀葉粉蝨。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158: 9 。
- 黃秀雯、彭瑞菊(2012)銀葉粉蝨傳播植物病毒病特性之介紹,農業新知與技術80:18-2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